


微信公眾號
作者: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 發布時間:2022-05-22 00:05 瀏覽人數:27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進一步加快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步伐,深入推進學校名師隊伍梯隊建設,教育引導學校教師積極探索“雙減”背景下“減負增效”的課堂教學新模式,本學期以來,廣安友誼中學實驗學校組織開展了第十一屆青年教師課堂大比武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由學校學研中心牽頭組織,歷時長,范圍廣,分各學部初賽和學???/span>決賽兩個階段進行。經過一個多月的初賽,最終從全校青年教師中選拔出王宇、安全興、趙敏、陳婉婷、劉可、向淑、林娟和黃鴻等8位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學??倹Q賽。
縱觀整個比賽,青年教師們在課堂教學探究過程中,聲情并茂,發揮自如,他們以環環緊扣的課堂設計、沉穩從容的課堂講授,以及和諧愉快的師生互動,贏得了評委和觀摩聽課教師的頻頻點贊。整個課堂大比武呈現出以下特點:
語文課堂詩意感性
比賽中,語文老師的課堂,故事的匯聚、人物的詮釋、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潤、字詞的品析滲透進課堂的每一分每一秒,老師們各施其法,呈現了一節節兼具人文性和詩意盎然的語文探究課。
初中語文陳婉婷老師的《蒹葭》一課,通過初識伊人、靜聞伊人、試詠伊人、詠唱伊人、凝望伊人、守望伊人、探尋伊人、追尋伊人等知識線設計,讓學生真切感受到了一種堅持不懈、頑強執著、永不言棄、無怨無悔的至美人性。
小學語文向淑老師的童話故事課《小馬過河》,通過不同形式的對話朗讀練習,將學生帶入到當時的情境之中,去真切體會小動物的心情。在教學探究中,向老師結合生活實際,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故事所蘊含的“開動腦筋,敢于嘗試”的道理,既加深了孩子們對課文的感受,又激發了閱讀的興趣。課堂結尾,向老師還通過續寫故事、講故事等方式,進一步激發了小朋友們的探究興趣,拓展了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課堂玩轉思維
比賽中,數學老師們可謂是各具特色,把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水平發揮得淋漓盡致,讓課堂生動活潑、趣味十足。他們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中,通過情境創設讓枯燥的公式搖曳出幾何藝術的美感,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探索中、在小組討論中碰撞思維,于“潤物細無聲”中領略到了數學抽象思維的妙道。如,小學數學林娟老師準備的《用字母表示數》一課,從生活處處有數學引入,設計新穎,以學生為主,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等方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習得了知識,增強了能力。
英語課堂生動活潑
比賽中,英語老師們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根據現代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設計出豐富有趣的課堂探究活動,搭建合適的語言場景,讓學生們在會讀、會寫、會聽的訓練中,切身體會到了不同語言文化的魅力。
高中英語王宇老師準備的《A Job Worth Doing》一課,以worth這一詞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在一起探索課文主人公所從事工作的同時,學習主人公所具有的優秀品質,了解什么樣的工作可以被稱之為有意義的工作,從而樹立健康的擇業觀,培養崇高的奉獻精神。
初中部劉可老師一堂別樣的英語課《看醫生》(Seeing the docotor),以新冠病毒導入,以“填寫診斷書”為線索,以活動訓練學生英語聽讀能力,以疫情防控“小貼士”為落腳點,營造了濃厚的沉浸式英語學習氛圍。
理綜課堂層層探索
比賽中,理化生老師們設計出生動的問題情景,帶領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有趣而又神奇的科學實驗,在探究實驗中總結出關鍵知識,并利用實驗數據和現象解釋新知,推理信息,真正體驗到學習成功的愉悅。如高中物理安全興老師準備的《機械能守恒定律》一課,通過大眾影視劇常見的情景引入,再根據著名的物理實驗拋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引導同學們結合以往知識,思考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整節課以問題為主線,思路清晰,重難點明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文綜課堂創新有趣
比賽中,政史地老師們勤鉆苦研,精心準備,設計出精彩紛呈的教學內容,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展現了各自不同的教學風采,可謂百花齊放、風格各異、精彩紛呈。如初中地理趙敏老師準備的《首都北京》一課,以人們眼中北京不同的顏色貫穿,由黃色北京、紅色北京、灰色北京、綠色北京,分別介紹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城市職能、歷史名居、環境保護措施等。整節課條理清晰,學生活動豐富,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自然和諧。尤其是課堂結尾,老師設計的學生游戲“誰能一站到底”,十分生動有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學習興趣。
本次大比武活動,老師們積極參與,隨堂聽課,尤其是青年教師們全程聽課,認真記錄,始終保持虛心學習的態度。賽后,評委老師從學習目標的設計、學生活動、評價任務、教學素養和教學特色等方面對參賽青年教師的課進行了細致的點評,給青年教師的成長以真切的指導和幫助。
“十年傳承,共育新苗”。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是學校教育發展的未來基石。一直以來,廣安友誼實驗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尤其重視青年教師的成長,緊緊依托“青藍工程”“個輔工程”“課堂大比武”等教師發展培養工程,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為青年教師搭建更多的成長平臺,教育引導青年教師們共商教學之法,共研教學之道,并以此帶動全體教師堅守育人初心,扎根教學一線,在“雙減”背景下,積極探索,勇于實踐,為實現學?!稗k三高名?!蹦繕?/span>獻計出力,共同推動學校健康、和諧、高質量發展。(謝靜)